春捂,要把握好时机。初春时节,乍暖还寒,气温波动较大。春捂”到底怎么捂才能捂出健康。尤其家里有小宝宝有老人的朋友,多加注意。
(1)春捂要适时:
可以遵循“815”原则:如果昼夜温差超过8℃,建议继续保持“春捂”状态;当气温稳定在15℃以上,且持续一周左右时,可考虑减少衣物。
(2)春捂有要点:要注意防寒保暖,尤其是头颈部、腰腹部、背部、膝和足。
(3)春捂需适度:春捂并非衣物越多越厚越好,以身体感觉温暖舒适,不出汗或微微出汗为宜。穿衣要遵循“上薄下厚”,而随着气温回升,减衣应循序渐进,先减上衣,后减下装;先减外套,再减内层衣物。
(4)春捂应有别:体质虚弱年轻人、抵抗力弱的老年人、久病者及儿童抗寒能力差,春捂时间应更长、更注意保暖;青壮年中体质偏燥热、阴虚或湿热者不一定适合春捂,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缩短春捂时间。
温热饮食“捂”养脾胃
药师建议大家在饮食上要注意温热饮食。春季升发,是肝旺之际,饮食宜少食酸多食甘,增加绿色蔬菜摄入,适当食用辛香食物,以使肝气顺达,气血通畅。同时,这段时间还要特别注意兼顾祛湿健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