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医生团队 > 健康知识 >
点击在线资讯

碎片化睡眠到底是什么?

时间:2025-05-10

  碎片化睡眠是指睡眠过程被多次打断,导致无法获得连续、深度的休息。

       碎片化睡眠表现为:
  1、 晚上频繁醒来(比如被噪音吵醒、孩子哭闹、起夜等);
  2、每次醒来后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重新入睡;
  3、 第二天起床后依然疲倦,仿佛“睡了个假觉”。
  碎片化睡眠的危害其实远大于失眠,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:
  1、认知功能方面
  记忆力下降:深度睡眠不足导致信息巩固困难。
  注意力不集中:睡眠片段化会削弱大脑的注意力系统,使人难以集中精力完成任务。
  2、身体健康方面
  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:每增加1次夜间觉醒,心血管死亡率上升12%(女性风险增幅达男性1.8倍)
  代谢紊乱:增加肥胖、糖尿病等慢性病风险。
  免疫系统功能下降:睡眠片段化会削弱免疫系统的功能,使身体更容易受到感染和疾病的侵袭。
  3、心理情绪方面
  情绪不稳定:睡眠片段化会扰乱情绪调节,使人更容易出现焦虑、抑郁、烦躁等情绪问题。
  压力增加:长期睡眠质量差会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,增加压力激素的分泌,导致压力水平升高。
  如何改善碎片化睡眠
  1、调整生活方式
  想要睡得更踏实,先得把作息规律起来。每天固定时间睡觉和起床,周末也别随便改动,别打乱生物钟。
  睡前2小时尽量少接触提神的东西,比如咖啡、酒精这些,还有手机、电脑这些电子设备也得少碰——屏幕蓝光会干扰褪黑素分泌,让你更难入睡。白天可以适当活动,既能放松又不会太累。但记住睡前千万别剧烈运动,否则反而容易睡不着。
  2、吃对一日三餐
  想减少夜里醒来的次数,让深度睡眠更长久,关键得把一日三餐搭配均衡了。
  建议这么吃:多吃新鲜蔬菜水果,特别是富含B族维生素的(比如香蕉、菠菜、全麦面包),对调节神经有帮助。油腻、重口味、高热量的食物尽量少吃,这些东西容易让身体负担重,影响睡眠质量。
  3、管理精神压力
  揪出让你睡不着的烦心事:工作卡壳就找同事聊聊,家里吵架就和家人坐下来谈。别让问题在脑子里滚雪球,逮住一个解决一个。
  每天抽5分钟闭眼数呼吸:跟跑马灯似的念头说拜拜。要是脑子乱成毛线团,就把烦心事写纸上然后撕掉——相当于给大脑腾内存。
  睡前固定做点放松的事:听10分钟雨声音乐,或者翻翻简单易懂的书。